中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上周出席廣西南寧舉行之「第五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時,提出多項發展泛北部灣(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汶萊等七國)建議,其中包括將以先進產業合作為主,進一步加強產業和港口物流合作項目,引起業界注意。



廣西近年來不斷加強物流建設,經廣西口岸往來東盟市場的貨物已快速成長,過貨量並從二○○三年的三五一萬噸,增長到二○○八年的一七二四萬噸,年均增長達三七·五%,儼然已成為中國與東盟的貨物集散地。

何厚鏵在會中提議,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納入與東協全面合作的總體戰略及規劃項目,並儘快成立泛北部灣合作跨國協調組織,以規劃落實相關重大合作項目,其中以先進產業合作為主,進一步加強產業和港口物流合作,另則積極加速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及泛亞鐵路東線建設,透過交通走廊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隨著中國│東盟區域性貿易地位的增強,廣西日漸成為中國與東盟貿易部分商品的集散地。其中,憑祥口岸進出口東盟水果達八三·七萬噸,為大陸全國對東盟水果進出口最大的口岸。此外,經廣西口岸出口至東盟的汽車、服裝、肥料、鋼材,以及從東盟進口的煤、鐵礦石、棕櫚油、成品油等商品也快速增長。

根據統計,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擁有十九億人口,境內國內生產總值(GDP)近六兆美元,貿易總額達四兆五千億美元,自今年初生效後,更強化雙邊貿易和投資合作。

統計顯示,今年一至七月東協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達一六一○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四九·六%。一至六月中國對東協進口則有七一九億美元,出口為六四六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六四%和四五%,後勢不可小覷。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