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業技術研究院擊敗來自30國近600件參賽作品,以「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FlexUPD)」技術拿下年度科技創新獎的金獎,實現業界渴望又輕又薄的軟性顯示器的夢想,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組長李正中博士說,團隊從「潤餅」的製作過程得到靈感。



根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工研院勇奪最高榮譽金牌獎原因在於使用特殊材料,成功研發出可以彎曲和凹折高品質顯示器;在消費電子類,工研院擊敗諾基亞公司(Nokia Corp.)與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蟬聯首獎;半導體類別方面,工研院則以電子鼓紙感測器,獲得佳作。

工研院的「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靠著自行研發的特殊材料「離形層」(de-bonding layer),突破了國際上遭遇的瓶頸,成功將塑膠面板完整從基板上取下,而創意發想者李正中組長及李宗銘組長則是從「潤餅」得到靈感。

李正中表示,潤餅皮薄得像紙,而「潤餅」的製作過程和正在研發的軟性塑膠基板極度相似,如果潤餅皮能輕易地從高溫的鍋子上完整地取下,那麼研發像潤餅皮與烤盤間加入一層易撕的中介材料,除了讓潤餅皮可以順利脫離烤盤,又不會損害餅皮。

「離形層」就是在玻璃和軟性基板之間應用一種無黏著性的材料,李正中指出,材料的組成與塗抹方式,都具有獨特性,就是機密的關鍵技術;華爾街日報也肯定,工研院的創新技術難能可貴。

軟性螢幕可用於製造更大尺寸的電子書和平板電腦,以及可以像印刷本報紙一樣折疊和攜帶的可互動報紙,這項技術可用於多種螢幕,包括目前的液晶螢幕和新一代的有機二極發光體(OLED)螢幕。工研院已做出像紙一樣薄的軟性螢幕原型,並授權友達製造,預計年底製造出第一個使用這種科技的軟性螢幕,打算明年量產。

科技創新獎今年邁入第10屆,共有30個國家的597個研究機構、個人競逐,華爾街日報編輯群挑出275件作品,評審團則依照3大標準評分,頒發出49個獎,包括創新技術是否突破自身領域的傳統觀念或製程?可否大幅改善現有技術?是否會對自身領域或其他領域未來的技術,產生重大影響?

文章來源: NOWnew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的頭像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