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台北20日電)浙江吉利集團今年3月斥資18億美元,從福特手中買下瀕臨破產的沃爾沃(Volvo富豪)轎車,令這家中國民營汽車企業一夜成名。然而,聞名世界對於中國汽車企業而言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在中國網民中流傳的一則視頻,真實反映了外國人是如何嘲笑吉利這一中國品牌汽車。英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段幽默廣告中,吉利GE轎車因外形酷似勞斯萊斯幻影豪華轎車而遭到諷刺。

正在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吉利公司公關經理楊學良對西方媒體嘲笑中國年輕的汽車品牌不以為然。「我知道他們在拿我們跟大品牌汽車對比,並開我們的玩笑,但我認為,中國人不應該灰心喪氣。日本和韓國的汽車製造商在初涉歐美市場時,也遭受過類似的待遇。」

楊學良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中國的汽車產業起步很晚,這是事實。我們需要做一名好學生,並且通過努力,取得比其他任何一名學生更快的成長和進步。」

他說,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海外汽車市場不同程度開始反彈。包括吉利在內的中國本土汽車品牌都有意拓展海外市場。與此同時,中國汽車都希望打品質牌,而不是走低價路線。

中國汽車工程協會16日在第七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發佈了「長春共識」。包括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在內的中國本土13家汽車製造企業一致同意,在技術標準、新能源汽車研發、品質控制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加強產業協作。

中國汽車工程協會執行副主任傅瑜吾認為,本土汽車生產企業達成的「長春共識」是改進技術創新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一步。

長期以來,「中國製造」汽車和德國、日本、美國車相比,一個廣為認可的優點是價格便宜。但中國本土車企明白,價格優勢不可能持續很久。

楊學良說,「儘管低價戰略早期為我們取得了市場上的一席之地,但長期看來,我們必須轉變發展戰略,這一戰略集合了價格、技術、品牌、服務和公司道德。」

根據吉利發展規劃,到2015年,公司年汽車銷量將達到200萬輛,是目前銷量的6倍多,而其中的2/3要銷往海外。今年吉利的海外銷售目標為2萬2000輛,而去年實際出口量為1萬9000輛。要達到這一目標,吉利將在世界建立15個生產基地,並繼續全球併購。

吉利不僅購買了沃爾沃轎車公司,還買下了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廠商澳洲DSI公司,這家公司為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品牌提供變速箱。「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具有競爭力的品牌,但是目前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完善海外市場售後服務和擴展配送網絡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楊學良說。

吉利並不是唯一將目標鎖定全球市場的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總部坐落於河北的長城汽車公司,在長春汽博會上展示了一張配有標語的海報,上面寫道:「長城汽車,中國製造」。

2009年11月,長城有4款車通過了歐盟認證,成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中第一個獲得該項殊榮的企業。長城汽車東北區市場總監付江光說,長城汽車希望填補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海外市場的空白。

付江光說,雖然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但大陸市場的合資品牌依然給他們很大的衝擊。在海外市場,人們也很容易想到德國、日本、美國製造的汽車,一提起中國品牌汽車,就會招來異樣眼光。「坦誠地說,只有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西方消費者中樹立一個清晰的印象時,才會有機會成為世界汽車工業中的佼佼者。」

像吉利、長城等中國本土汽車企業已加快進軍海外市場,而坐落重慶的長安汽車集團則把研發中心放在英國諾丁漢科技產業園區內。

楊學良坦言,「儘管我們採取了這樣那樣的努力,但直到現在,中國仍沒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品牌。」990720

文章來源: 中央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的頭像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大型器具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